2015米蘭世博會-中國國家館
2015-11-14行業(yè)資訊4023人瀏覽過
希望的田野 生命的源泉
自人類開始種植農作物已有12000年的歷史,目前已從大約7000種植物物種下降到僅30余種主要作物,占據(jù)我們糧食供應的95%。一些貧困國家因能源地緣政治因素引起的實物、能源分布不均,導至全球 1/3的糧食被浪費。而在一些發(fā)達國家有4200萬5歲以下的孩子太胖,超過5億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.… …營養(yǎng)過剩和食物匱乏形成了兩個方向。全世界生產的糧食足夠所有人吃飽,但許多人仍在與生存作斗爭,遭受饑餓之苦。 是由于浪費、丟棄和過度飲食,造成了今天全球經濟以及獲取資源的非常不平衡,前景令人堪憂。
米蘭世博會聚焦農業(yè)和食品、生命與希望,這個主題關系到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(fā)展,很有意義。中國人自古就認為:“民以食為天?!敝袊鞘澜缟铣绺叩陌l(fā)展中國家,解決好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是中國發(fā)展頭一位的任務。長期以來,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,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,為中國發(fā)展奠定了重要基礎。
名 稱: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
地 點:意大利米蘭
項目功能:展覽、餐飲、影廳、裝置、紀念品銷售、接待、會議、辦公等
建筑設計: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+ Studio Link-Arc
類 別:A級世界博覽會國家館
館藏精品:天、地、人展項,大地麥田展項
占地面積:4590平方
建筑面積:3500 平方
完成時間:2015年5月
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主題是“希望的田野,生命的源泉”?!跋M奶镆啊笔侵袊?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廣義“田野”,構成她的元素正是“天、地、人”。
天:中國農業(yè)自古就講求順應天時、自然發(fā)展、天為萬物,是“道”、“自然”和“宇宙”之總和。
地:在天成象、在地成形、廣袤無垠、厚德載物、生生不息。
人:天地潤澤、萬物靈長。無數(shù)智慧結晶積淀而成的東方農耕是中華民族與天與地的和諧共生。
“天、地、人和”的思想理念,通過建筑、空間、展陳、技術、視覺等,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過去、呈現(xiàn)了中國的現(xiàn)在、描繪了中國的未來。
中國館景觀設計
中國大地豐饒厚重又生機勃勃,一個偉大的民族承載著光輝歷史,又在新時代孕育著無限希望。中國館前區(qū)景觀,是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所構成廣義的“田野”。在這片“田野”中,有取材于北京先農壇祭壇形制的舞臺,以滿足主題日活動要求;有具有國家象征意義的故宮紅墻,作為舞臺背景,并結合LED屏向世人傳遞中國農業(yè)文明的信息;將主通道勾勒成江河的形態(tài),引導參觀者去探究中國的過去、現(xiàn)在和未來;在“江河”的兩岸,是生機勃勃的農田;穿插在農田中的疏散通道,似北京胡同,象征中國的特色的城市形象。
中國館室內設計
建筑空間根據(jù)展陳流線合理組織,觀眾入口與出口分設在場地的東南側和西南側,形成很短距離的參觀流線,完整緊湊,一氣呵成。
等候區(qū)植入建筑空間內部,為等候的觀眾提供了環(huán)境。就餐區(qū)出入口設在場地東西兩側的北部,方便了不同方向來就餐的人流。每個區(qū)域都保留疏散出口,滿足了消防疏散要求。
建筑空間采用全開放式空間設計,使室內植物、意向農作物裝置與室外景觀植物有機連接,形成遼闊的田野景觀。利用農作物裝置的高度,劃分出各展區(qū)與各功能區(qū),又一定限度保持空間的通透性,在任何角度都可以感受到一望無際的田野景觀。
觀眾在田野中參觀,感受中國的農業(yè)文明;在田野中品嘗中國美食,體驗中國的農耕生活;在田野中選購中國紀念品,帶走深刻的中國記憶。
中國館展陳設計
展陳大綱由五大部分組成,主題分別為:序、天、人、地、和。觀眾等候區(qū)作為序廳。使觀眾在等候進館的時候,通過液晶視頻技術,了解中國農業(yè)文明、飲食文化,以及中國館設計的總體思想。
作為序,引導著觀眾去看中國“天”,看中國的“地”,看中國的“人”。進入主題展區(qū)看中國的“天”。中國人的思想意識中始終堅持對天、對自然的敬畏。24節(jié)氣匯集了中國人對自然的尊重,以及順應自然求發(fā)展的智慧,使質樸的農民可以以簡單的方式因循天的規(guī)律。
進入下一主題展區(qū)看中國的“人”。中國人的智慧推動了農業(yè)的發(fā)展,從水稻種植、養(yǎng)蠶繅絲,到生態(tài)農業(yè);從順天時量地利、精耕細作,到袁隆平的雜交水稻;從賈思勰的《齊民要術》、宋應星的《天工開物》,到徐光啟的《農政全書》,中國人的智慧與文化流動于天地間?! ?
進入第三主題展區(qū)看中國的“地”。中國的“田野”博大廣袤,山川高峻秀麗,萬物繁榮生機。沿田野中的路徑漫步至二層平臺,空間豁然開闊,由全彩色的LED像素點共同構成的一幅巨大的麥田畫面,展示華夏大地山川河流地貌的多樣性。
進入影像廳領悟中國的“和”的思想?!昂汀钡乃枷胱怨庞兄覈糯鷤ゴ蟮乃枷爰铱鬃映珜А昂蜑橘F”?!昂汀钡乃枷胫屑劝伺c人之間的和諧,又包含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,“天、地、人和”成為經過數(shù)千年積淀下來的中國文化精髓。
中國館視覺系統(tǒng)設計方案
“天、地、人、和”作為中國館設計的整體概念,始終貫穿始終。在標志設計中,用線與面勾勒出大自然的輪廓和曲線,藍色代表天空;綠色代表田野;金色代表糧食;紅色代表人和生命。圖形透疊寓意世間萬物和諧共生、統(tǒng)一的傳統(tǒng)思想。中國館標志、四個基礎色調、水墨繪畫輔助圖案,經過拆分重組,提供了一個可延伸的設計結構。
中國館吉祥物的設計同樣源自“天、地、人、和”中的“和”字。其中文名字為單字“和”?!昂汀庇伞昂獭焙汀翱凇苯M合而成?!昂獭贝硭?,延伸意義為糧食;“口”代表飲食,延伸意義為人口。借鑒中國傳統(tǒng)民間藝術“大阿?!钡牡湫托蜗螅碥|源自“和”字中的“口”字,手拿體現(xiàn)“禾”字的稻谷,形象具有積極、友善、樂觀的精神,吉祥物寓意不僅緊扣世博會主題,也與中國館主題相吻合。
在中國館,你們將了解到中國悠久的農業(yè)文明、先進的科技成果、豐富的飲食文化,這些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中國高度重視農業(yè)、農村、農民問題,視之為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。中國正在大力推進農業(yè)現(xiàn)代化,愿同各國交流農業(yè)技術和經驗,共同維護世界糧食安全,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。